第十三章 入瓮

  对于曾一阳几乎夸张的说法,吉鸿昌只好笑笑,他并不在意。
  吉鸿昌对曾一阳能够为他出迎十几里,非常感激,他还是一本正经的对曾一阳说:“我还很年轻,我的革命道路才刚刚开始,虽然和您比起来岁数大了一点。不过我们的愿望都是一样的,都是为了人类的解放而奋斗,这正是你我毕生的最大光荣。”
  一席话非常普通的实在话,说出了一个革命军人的心声,在听的各位都肃然起敬。
  不过对方显然更关心察哈尔方面的战局,对于重兵把守的北平段燕山长城,不但在第八师团的进攻下,节节败退,很多部队连防线都没到,就又被调到其他地方,指挥系统混乱。
  尤其是,老西北军,中央军,东北军之间缺乏协同作战,形成了各自为战,不断补窟窿的战法。不但对军队士气很受影响,而且在进攻方面,也由于高层一味的防守,日军却毫无顾忌的猛攻,才让战局糜烂。
  南天门一战,更是将何应钦的保守战法显露无疑。相继补充中央军17军的第二、第二十五师,都因为兵力不足,武器落后等因素,被日军击溃。几经胶着,最后还是被日军攻破南天门,平津门户由此而向日军敞开。
  带着此种焦虑,吉鸿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,对于老长官冯玉祥要组建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打算,他是极其拥护的,不过正好刘先河也赶到了天津,才让他答应先看看红军的部署,然后建军抗击日军。
  相对于曾一阳和宣陕父的健谈,吉鸿昌更显得沉默一些,这也是和他一步步,从小做起的习惯和经历有关。
  不过,这都不是问题?当吉鸿昌听说曾一阳率领6000红军,一举消灭了盘踞在多伦的日军一个大队时,气氛一下子就热烈起来。
  “一阳,你说说日军为什么能凭借数万兵力,就将我三十万大军玩弄于鼓掌之间。实乃我军不争,还是日军比我军战力要强,更是其他原因?”一路上,吉鸿昌想了很多。
  首先,他对于战役打到这个份上,感到莫名的生气。
  除了原西北军29军,在喜峰口,罗文裕一战,打了我军的军威之外。其他地方处处被动防御,虽然将士用命,但伤亡惨重,却毫无建树。
  曾一阳想了想,这一点或许他比任何人都清楚,这根子不是军人军队的问题,而是出在上面。但是怎么说,难道就说,国人都瞎了眼了,拥戴了一个窝囊政府,就知道窝里斗,对外就熊包的操蛋政府?
  “29军在喜峰口一战,将我军之勇气一下子就打出来了,可惜随后,接到的不是进攻的命令,而是固守的命令,贻误了战机。相对于29军全体官兵,一致要求进攻,而不是相对保守的防御。但是当时的何应钦不是连下数道命令,让其按兵不动,才让日军完成了兵力的重新部署,被迫撤出长城防线。这不是军队的问题,国人的血是热的,但是当权者的血是冷的。”曾一阳说出了他心中的不满。
  “国家积弱百年,上位者不思进取,一与列强相争,先把自己的胆子吓破了,这仗确实不好打。”吉鸿昌感慨着说,在他看来,日军的嚣张是南京政府惯出来的。
  其实,确实是这样,只要日本人不动南京政府的根基,也就是江浙沪三地,其他一切都好谈。这也和蒋介石一心先要统一国内政局,不但向军阀用兵,而且几处党的根据地更是他心中的大患,欲去之而后快。
  这也就是即便中央军在上海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,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。这包括孤军奋战三个月的19路军三万多将士,也包括后续投入战斗的第五军第87师、88师,但最后,还是让出了包括虹口等地,允许日军驻兵。
  这才是问题的关键,蒋介石的种种忍让,给了日本人一个很好的信息。
  那就是,即便战场上不顺利,他们也能在谈判桌上获得胜利。
  一路上,几个人侃侃而谈,谈国家的未来,谈抗战的形式。虽然,曾一阳的岁数是最小的,但是有了历史事实的认识,他不过是一个求证的过程。
  多年的国外生活,让他在看国际形势上,更是犀利。
  边走边谈,等到傍晚,曾一阳等人才回到了多伦。让他们诧异的是,黄苏却在临时指挥部的门口,急的是团团转,看到曾一阳他们回来,来不及打招呼,就急忙将一份电报交到了曾一阳手里。
  在几人关切的目光下,反正都是自己的同志,曾一阳也不矫情,大大方方的将电报读了出来:“骑兵支队已经发现日军第三旅团踪迹,正在向预定计划部署。”
  很简单的一句话,却说出了一个重要信息,日军的第三骑兵旅团已经离多伦不远,最多也不过是三天的路途。
  正让所有人都关切的想知道,曾一阳原来下达的计划到底是什么样的?
  曾一阳发现所有人都齐刷刷的看着他,一下子就明白了,原来对方是想曾一阳的战役动机是什么。
  “其实,在我军出兵之初,我们的目标就是消灭日军一个旅团的兵力,迫使关东军由于兵力不足,而退兵。”曾一阳笑着说,对于这个想法来说,很多抗战先遣纵队的指挥官都知道,包括刘先河。
  但对于吉鸿昌来说,这个提议无疑是大胆,而且很难实现的。
  一个有着骑兵、炮兵协同作战的日军旅团,往往要比一个日军的步兵旅团更难对付。而且这还是在草原上,是野战,即便是骑兵对骑兵,机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,也要付出相当的伤亡,还不见得能围得住日军的一个旅团。
  这和装备有关系,而且日军的战斗力,相比来说也占优。
  不过,此时要曾一阳也不敢说,他也不好打包票,毕竟他手中有着大量的步兵,但是骑兵确实只能说,和日军在数量上相当,单兵训练上处于劣势。
  但他相信陈光,一定会找到办法,让日军的部队队形出现脱节,从而找到战机。
  说起来,陈光带着骑兵支队,一路行进在茫茫大草原上,整整半个多月,但是连鬼子的影子都没有摸到。这让他很着急,不过这一天,他想到了办法。
  原来德王去天津,和日本关东军方面代表板垣征四郎谈判,这则消息已经才草原上传开了。
  而且,相对于草原上的原始生活方式,贵族们穷奢极欲的生活,早就让平民和奴隶们不堪忍受。
  当陈光探听到这个消息后,一怒之下,就将德王的家族武装全部缴械,然后在数日之内,就将德王的家财全部散尽。
  听到消息的德王,顿时悲怒交加,乞求板垣征四郎为其做主。可惜,板垣征四郎在关东军地位并不显赫,无法撼动武藤信义的决战计划,关东军第三骑兵旅团没有对抄掉德王家财的陈光部重视。
  直到几天后,才出现了转机,骑兵支队侦查部队一个连,和日军的一个侦查小队相遇,在双方互有伤亡的情况下,相继撤离战场。
  不过这则消息,让日军注意到,很可能出现在德王旗盟的是那支出现在察哈尔的红军部队。
  这才让骑兵第三旅团,紧跟陈光部。双方在草原上你追我赶,一路避实就虚,往往马上就要交上火,却发现红军有不见了,气的日本鬼子哇哇怪叫。
  分到牛羊的牧民,更是显出了他们质朴的一面。帮助红军骑兵旅,迷惑鬼子。甚至不惜组建性当规模的马群,模仿骑兵部队经过的样子。
  自以为掌握的红军行军动向的第三骑兵旅团,在上到旅团长,下到每一个鬼子命,都豁出小命般,发狠狂追。
  一直以来,陈光希望发生的战机,在这场追逐中出现了。
  相对骑兵旅团的骑兵联队来说,骑兵野炮联队的行动要比骑兵慢上很多。
  但是大口径的山炮、野炮一般都能达到12公里左右的射程,即便骑兵联队和野炮联队中间的断层长了一点,但是背负着雪耻为重任的第三骑兵旅团,绝对不敢休整过后,在追击。一旦咬上红军部队,就可以让炮兵追上,并杀伤红军骑兵。
  只好咬着牙,一路往陈光预想好的战场追去。
  鬼子没有想到的是,其实他们追击的已经不是抗战先遣纵队的骑兵支队,而是一群赶着马匹的牧民。
  这场追击,一直持续了五天,连在赤峰休整的第六师团,也在师团长坂本政右卫门中将的带领下,向察哈尔腹地行进。这次他们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找到并消灭让关东军颜面无存的红军抗战先遣纵队。
  有了第六师团作为战役保证,这让第三骑兵旅团更是肆无忌惮,跟着来到了一处坡地——葬马坡。山坡不高,对于骑兵来说,也不过是稍微出点力,就能够冲上去的。
  让所有鬼子都意外的是,红军不逃了,而且在山坡上构筑了步兵阵地,更是让这些追的肝火怒烧的鬼子兵,找到了发泄的理由。
  骑兵部队不但开始整队队列,而且联系起他们身后的野炮联队,指示跑群的方位,然后静等炮兵联队首轮炮火攻击后,一路冲上山坡,将红军一举歼灭。
  可惜左等右等,都没有等到炮兵联队的电台信号,这才让鬼子旅团长开始着急了。
  事情很大条,问题很严重。一个骑兵旅团,把他的野炮联队给活生生的丢了。
  不过,一个炮兵联队,2300多人,难道真的是丢了吗?(未完待续,如欲知后事如何,请登陆,章节更多,支持作者,支持正版阅读!)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